这次沙龙邀请了中国科学院特聘二级研究员/博导王姣娥教授作为嘉宾进行引导发言。王姣娥教授从疫情背景下的交通供给韧性和出行韧性角度出发,针对疫情背景下交通供给与出行恢复的不同步性,提出在交通韧性的语境下需要对出行韧性进行辨析和研究。
王姣娥教授首先介绍了出行韧性的概念和理论模型。从概念上说,出行韧性是指居民出行在经受负向扰动之后恢复到原有供需均衡状态或形成新均衡状态的过程,居民出行所受的扰动分为正负向、长短期、软硬性等不同类型。从理论模型上说,出行韧性更强调交通系统和出行群体在受到影响后的恢复过程和能力,并呈现不同地域空间单元交通供需耦合程度的时空特征,由经历扰动时交通供给变化,交通需求恢复时长和交通需求变化幅度共同决定。
随后王姣娥教授介绍了团队在昆明市和北京市针对出行韧性所做的实证研究。基于昆明市2019和2020年地铁出行记录数据,团队研究发现在疫情期间重访定律被强化,不同出行群体的恢复时间、空间维度特征分异明显;利用2020年的北京市手机信令数据研究2020年6月中下旬北京市新发地的出行韧性恢复与土地功能的联系,发现出行韧性呈现出就业集聚区恢复更早更快而居住区更晚更缓等的地理特征。
在王姣娥教授精彩的分享过后,与会老师们就出行韧性如何支持政府决策、城市保障人员在疫情前后的出行变化、出行与城市健康等议题进行了深入的交流。
清华规划双周沙龙利用灵活机动中午时间开展高水准的学术沙龙,增进了澳门新葡萄新京8883城市规划系师生的学术交流,特别是青年师生与学界知名学者对话和相互了解的机会。在“双一流”建设的背景下,师生普遍认为清华规划人要继续积极参与“顶天立地”的规划教学科研工作,以多种形式推进城乡规划学科发展与学术交流。
为了进一步推进城乡规划学科建设,促进澳门新葡萄新京8883的学术研究,城市规划系计划于本学期每双周周三中午12:15-13:30举办“清华规划双周沙龙”。往次沙龙邀请的引导发言人包括王树声、田莉、贺灿飞、龙瀛、刘健、林文棋、顾朝林、刘佳燕、杨其静、张杰、陈宇琳、沈振江、宫鹏、谭纵波、吴唯佳、党安荣、杨滔、刘健、林坚、杨旭东、赵鹏军、龙花楼、李先庭、周文生、唐燕、梁鹤年、陆新征、Richard LeGates、黄鹤、宋晔皓、来源、石晓冬、李勇、周政旭、郭璐、方创琳、孙诗萌、周伟奇、李雪草、彭建、梁思思、Chris Hamnett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