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方向
城市与规划理论
城市与区域经济学
亚太人居与区域发展
巨型城市区与巨型区
教育简历
1998.09-2003.06 南京大学城市规划专业(直博),理学博士学位
1994.09-1998.07 南京大学经济地理与城乡区域规划专业本科,理学学士学位
专业履历
澳门新葡萄新京8883 副教授(12/2010-至今),博士生导师
澳门新葡萄新京8883 讲师(06/2005-12/2010)
加拿大女王大学 访问学者(06-09,2015)
伦敦经济学院 访问学者(05/2008-05/2009)
同济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 博士后(06/2003-06/2005)
香港中文大学地理系 访问学者(01/2001-03/2001)
专业组织及活动
中国地理学会城市地理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
中国自然资源学会国土空间规划研究专业委员会副主任
中国行政区划促进会国土空间治理专业委员会副主任
中国城市规划学会城市经济与区域规划专业委员会委员
中国城市规划学会城市治理与公共政策专业委员会委员
中国城市经济学会城市经济学科建设专业委员会常务委员
中国区域科学协会理事
中国城市科学研究会生态城市专业委员会委员
《国际城市规划》杂志编委
《城市与区域规划研究》杂志副主任
研究项目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 “基于区位—配置模型的京津冀地区医疗卫生设施优化布局研究”(16BGL203)(2017-2019),课题主持人
澳门新葡萄新京8883自主科研课题项目“基于要素流动的京津冀地区多中心结构模拟(2015-2017)”,课题负责人
科技部十四五攻关课题,中国城市群与都市圈优化,子课题主持,2022-2025
北京新城建设战略研究(2006年-2009年),北京市哲学社会科学基金资助项目,(06BdCS004),课题负责人;
基于竞争的动态城市战略管理(2003.12-2005.5),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资助项目(2003034038),课题负责人。
新型城镇化背景下的京津冀地区城镇群发展研究(2013-2014),课题负责人
广东韶关城市竞争力与粤北中心城市建设研究(2011-2012),课题负责人
河北承德市丰宁县总体城市设计(2013-2015) ,课题负责人
中国工程院咨询研究项目《中国特色城镇化道路发展战略研究》课题七“城市文化与人居建设”,2011-2013年
中国工程院咨询研究项目《统筹城乡发展建设宜居环境》,2010─2012
“北京2049”:北京教委学科群“城市规划与管理”建设,课题秘书和骨干参与人员;2006-2013
中国城市化研究:格局过程与机理(2004.1-2008.12),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资助项目(NO.40435013),承担中国城市功能格局与变迁的专题研究;
中国特大城市地区的规划环境与规划制度研究(2005.1-2008.12),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NO.50578088),承担中国特大城市地区的多中心结构研究;
课程教学
本科生教学
城市规划经济学(2014-)
城乡规划设计(5)(2016-)
城乡规划设计(6)(2016-)
研究生教学
空间规划设计Studio(2009-)
城市地理学(2011-)
城市经济学(2005-2008)
荣誉和获奖
2017年,2017年中国地理学会城市地理学优秀论文二等奖.第一作者,中国地理学会
2017年,2016年华夏建设科学技术奖一等奖.京津冀地区城乡空间发展规划研究.
2015年,2014年度金经昌城市规划教育基金会优秀论文奖.从速度到质量:京津冀地区城镇化思考.于涛方. 金经昌城市规划教育基金会.城市规划学会.
2008年.吴传钧人文地理优秀论文奖二等奖.中国城市功能格局与转型——基于五普和第一经济普查数据的分析,城市规划学刊.于涛方.
2007年.2006年度金经昌城市规划教育基金会优秀论文奖.Global Region结构与重构研究:以长三角地区为例.于涛方,吴志强. 金经昌城市规划教育基金会.城市规划学会.
2006年.2005年度金经昌城市规划教育基金会优秀论文奖.长江三角洲地区区域整合研究.于涛方,李娜. 金经昌城市规划教育基金会.城市规划学会.
2005年.中国城市规划学会第三届优秀青年论文奖.从功能溢出到制度平衡:长三角地区区域整合辨析.于涛方.城市规划学会.
2005年.Global Region边界界定研究.获同济大学优秀博士后奖;于涛方.同济大学.
2004年.博士论文《城市竞争力研究》获“南京大学优秀博士论文”.于涛方.南京大学.
期刊文章发表(2004年以来部分论文)
Yu, T., Chen, H., Li, Z. et al. An efficient method of evaluating large scale urban residential skylight environment and an empirical study of Beijing main area. Build. Simul. 14, 871–883 (2021). https://doi.org/10.1007/s12273-020-0704-4
于涛方,张译匀,杨烁.规划为公:一个近2000年的南京“山水-文化复合环”保护与传承思考[J].人类居住,2022(03):49-57.
于涛方,张译匀,杨烁.中国巨型城市区长远空间战略展望及“十四五”思考[J].规划师,2020,36(19):5-13.
于涛方.崛起的中国特大城市:空间趋势与社会经济分异[J].人类居住,2018(04):34-47.
于涛方.中国城市社会阶层空间分异及变化:基于职业地位视角[J].城市与区域规划研究,2018,10(02):168-194.
于涛方.“十三五”时期中国城市发展和规划变革思考——基于经济危机与新自由主义视角的审视.规划师.2016年
于涛方,吴唯佳.单中心还是多中心?北京就业次中心研究.城市规划学刊.2016年.
于涛方,王吉力.公共经济学视角的京津冀地区区域协同研究.中国名城,2016年
于涛方.中国县域城镇化质量与水平研究.城市与区域规划研究.2016年
于涛方.中国大城市中心城区人口老龄化空间特征与规划对策.规划师.2016年
于涛方.中国城市老龄化空间趋势.城镇化.2016年
于涛方.中国巨型城市地区:发展变化与规划思考.城市与区域规划研究.2015年第1期.
于涛方.中国农民工.中国城市状况报告2014/2015(联合国人居署、中国城市规划学会组织编写).中国城市出版社,2014,37-52.
于涛方,文超祥. 2000年以来首都经济圈区域结构与变迁研究.经济地理,2014年第3期
于涛方.从速度到质量:京津冀地区城镇化发展战略思考.上海城市规划.2014年第1期.【2014年度城市规划金经昌优秀论文】
于涛方,中国城市老龄化空间特征及相关因素分析,城市规划学刊,2013年第6期
于涛方,中国城市人口流动增长的空间类型及影响因素,中国人口科学,2012年第4期【人大复印收录】
于涛方,中国城市增长:2000~2010,城市与区域规划研究,2012年第2期
于涛方,王瑾,面向人口老龄化的城市规划应对,规划师,2012年第9期
于涛方,京津走廊地区人口空间增长趋势情景分析:集聚与扩散视角,北京规划建设,2012年第4期
于涛方,京津复合经济走廊功能格局与态势,北京规划建设,2012年第3期
于涛方,吕拉昌,刘云刚,孙斌栋,汪明峰,中国城市地理学研究进展与展望,地理科学进展,2011年第12期
于涛方,国际低碳城市最新研究动态——基于两次“低碳城市”国际会议的综述,生态城市与绿色建筑,2010年第2期
于涛方,吴志强等.2000年以来珠三角巨型城市地区区域格局及变化. 城市规划学刊.2009年第1期.
于涛方,陈修颖等. 2000年以来北京城市功能格局与去工业化进程.城市规划学刊.2008(3):46-54.
于涛方,丁睿等,成渝地区城市化格局与过程.城市与区域规划研究.2008年2期.商务出版社.
于涛方,顾朝林. 1995年以来中国城市体系格局与演变:基于航空流视角.地理研究.2008(6):1407-1418.
于涛方等.长江经济带区域结构:核心-边缘视角.城市规划学刊.2007年第3期.
于涛方等.多中心巨型城市区研究:京津冀地区实证.规划师.2007年12期.
于涛方,王兴平.竞争与竞争力导向的唐山市高新技术开发区功能定位研究.规划师.2007年07期.
于涛方,吴志强.京津冀地区区域结构与重构.城市规划.2006(9):36-42.
于涛方.从功能溢出到制度平衡:长三角区域整合辨析. 城市规划.2006(1):55-60. 【2006年度城市规划青年论文竞赛优秀论文】
于涛方,吴志强.“Global Regions”结构与重构研究.城市规划学刊.2006(2):4-12. 【2006年度城市规划金经昌优秀论文】
于涛方.成渝地区空间结构及其整合研究.规划师.2006年09期. 【2006年度城市规划金经昌优秀论文】
于涛方等.中国城市功能格局与转型——基于五普和第一经济普查数据的分析.城市规划学刊.2006(5):13-22.
于涛方,吴志强.基于竞争的动态城市战略管理——从静态的城市战略规划到动态的城市战略管理.同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年02期.
于涛方,吴志强.战略转折点与中小城市的发展战略研究.城市规划.2005(5):22-29.
于涛方,吴志强.1990年代以来长三角地区世界500强投资研究.城市规划学刊.2005(3):13-20.
于涛方,吴志强. 长江三角洲都市连绵区边界界定研究.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2005年7期.
于涛方,刘娜. 中国城市全球化与地方化程度分析.地理与地理信息科学,2005年5期.
于涛方,李娜.长江三角洲地区区域整合研究.规划师.2005年04期. 【2005年度城市规划金经昌优秀论文】
于涛方.基于行业门类人口的环渤海地区区域结构研究.人口与经济.2005(3):1-7.
于涛方.基于资源、能力、环境的城市竞争力影响因素.规划师.2005年第06期.
于涛方.京津冀全球城市区域边界研究.地理与地理信息科学.2005年04期.
于涛方.城市特色、竞争优势与竞争战略.规划师. 2004年07期.
于涛方,顾朝林.论城市竞争与竞争力的基本理论.城市规划学刊.2004年06期.
于涛方,吴志强.昆山城市竞争战略与经营策略的动态演变研究.城市规划汇刊.2004年03期.
于涛方,吴志强.大城市周边中小城市崛起的条件和机制研究.同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年03期.
于涛方.国外城市竞争力研究综述.国外城市规划.2004年01期.
Yu Taofang. Nongmingong in China. In THE STATE OF CHINA’S CITIES 2014/2015. China City Press. 2014,37-52
Yu taofang. Structure and Restructuring of the Yangtze Delta Global City Region in China.Modernization and regionalism- reinventing urban identity. Edited by Wang,C.Y. /Sheng, Q./Sezer, C. Published by Berlageweg 1, the Netherlands, 2006. 210-220.
Yu Tao-fang. Structure and Restructuring of the Beijing- TianJin -Hebei megalopolis in China.Chinese Geographical Science. 2006(1): 1-8.
Yu Tao-fang, Gu Chao-lin. External Sources of Urban competitive advantages in China. Chinese Geographical Science. 2005(2):92-102.
Yu Taofang, GuChaolin. Influential Factors combination and competitive advantages in stages of urban competitiveness.Chinese Geographical Science. 2004(3):202-208.
徐佳慧,于涛方.巨型城市工业空间到产业空间的转型:基于多源数据的北京实证分析[J].规划师,2021,37(20):5-12.
吴唯佳,于涛方,赵亮,武廷海,秦李虎,刘钊启,吴骞,刘艺.京津冀协同发展背景下首都都市圈一体化评估研究[J].城市规划学刊,2021(03):21-27.DOI:10.16361/j.upf.202103004.
张译匀,于涛方.包容性、韧性与舒适性:《新城市议程》对我国城市发展的启示[J].规划师,2021,37(07):5-12.
Yang, S.; Shu, T.; Yu, T. Migration for Better Jobs or Better Living: Shifts in China. Int. J. Environ. Res. Public Health 2022, 19, 14576.
Abdul, Latif, and Tao-fang Yu. 2020. "Resilient Urbanization: A Systematic Review on Urban Discourse in Pakistan" Urban Science 4, no. 4: 76. https://doi.org/10.3390/urbansci4040076
李沁原,于涛方.福利导向的新增长主义:中西比较与中国城镇化展望[J].规划师,2020,36(11):73-80.
程思佳,于涛方,吴唯佳.西方发达国家的国家纪念地述论——以英美法为例[J].中国名城,2019(04):86-96.
梁禄全,陈颂,于涛方. 澳大利亚可负担住房政策演进与规划应对分析[C]//中国城市规划学会,重庆市人民政府.活力城乡 美好人居——2019中国城市规划年会论文集(20住房与社区规划).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19:970-982.DOI:10.26914/c.cnkihy.2019.025861.
陈颂,杨烁,于涛方.环渤海大湾区基础设施建设及区域带动绩效研究[J].规划师,2019,35(07):41-47.
吴唯佳,程思佳,于涛方.中国国家祭祀及国家纪念地传统追溯初探[J].中国名城,2019(11):56-63.DOI:10.19924/j.cnki.1674-4144.2019.11.008.
孙诗萌,吴唯佳,于涛方.千年盐运城:运城地区营建历史与名城价值研究[J].城市发展研究,2019,26(08):53-61.
孟祥懿,于涛方,吴唯佳等. 公共物品视角论历史文化名城保护谱系[C]//中国城市规划学会,杭州市人民政府.共享与品质——2018中国城市规划年会论文集(09城市文化遗产保护).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18:973-985.
郑伊辰,于涛方,吴唯佳等. 走向区域的历史名城保护规划:空间框架初探[C]//中国城市规划学会,杭州市人民政府.共享与品质——2018中国城市规划年会论文集(09城市文化遗产保护).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18:986-999.
杨烁,于涛方. 就业多中心结构尺度精细化研究:以北京为例[C]//中国城市规划学会,杭州市人民政府.共享与品质——2018中国城市规划年会论文集(05城市规划新技术应用).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18:28-48.
梁禄全,于涛方. 2000年以来国外城市规划研究热点与进展[C]//中国城市规划学会,杭州市人民政府.共享与品质——2018中国城市规划年会论文集(04城市规划历史与理论).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18:25-37.
李沁原,于涛方. 调节学派论中国城镇变迁:以保定为例[C]//中国城市规划学会,杭州市人民政府.共享与品质——2018中国城市规划年会论文集(12城乡治理与政策研究).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18:282-293.
杨烁;于涛方. 1985-2015年期间日本首都圈地区空间结构变迁及启示. 2017中国城市规划年会论文集.2017
杨烁;于涛方. “区位-配置模型”在区域医疗服务设施规划的应用进展. 2017中国城市规划年会论文集.2017
杨烁;于涛方.国外大城市地区企业区位模型研究综述.国际城市规划.2017年
胡荣;于涛方;吴唯佳.简政放权背景下中国区域规划事权交易制度.规划师.2016年
井琳;张阳;杨卓;杨烁;于涛方.城市公共服务设施空间布局优化模型研究. 规划60年:成就与挑战——2016中国城市规划年会论文集(06城市设计与详细规划).2016
程思佳;吴唯佳;于涛方.空间秩序重构下的国家纪念地研究——以美国为例.规划60年:成就与挑战——2016中国城市规划年会论文集(13区域规划与城市经济).2016
吴唯佳;于涛方;武廷海;赵亮;唐燕;陈宇琳;李王锋;吕春英;段进宇;陈一铭.特大型城市功能演进规律及变革——北京规划战略思考.城市与区域规划研究.2015年
杨烁;于涛方.国外大城市地区就业区位空间模型研究综述.新常态:传承与变革——2015中国城市规划年会论文集(04城市规划新技术应用).2015
王吉力;于涛方.公共经济学视角的京津冀区域协同研究.新常态:传承与变革——2015中国城市规划年会论文集(12区域规划与城市经济).2015
吴唯佳;于涛方.京津冀区域协同发展需要更大的区域视野.京津冀协同发展的展望与思考——2014年京津冀协同发展研讨会论文集.2014
吴泓; 于涛方; 甄峰.多核心城市网络研究进展及对上海大都市圈的思考借鉴.南方建筑.2013年
吴唯佳,于涛方,赵亮,于长明,北京城市空间趋势和布局战略思考——《北京城市总体规划(2004~2020年)》实施评估研究,北京规划建设,2012年第1期
吴唯佳,武廷海,于涛方,赵亮,“北京2049”:学科群与跨学科研究平台,北京规划建设,2012年第4期
于长明,吴唯佳,于涛方,特大城市地区土地利用形态——伦敦、巴黎、纽约、东京与北京比较,北京规划建设,2012年第5期
于长明,吴唯佳,于涛方,胡荣,北京建设世界城市“控制与命令”的国际比较——以世界500强企业总部和国际航空流线为例,北京规划建设,2012年第3期
蒋冰蕾,段进宇,吴唯佳,于涛方,外聚内疏:首都区域空间交通战略研究,北京规划建设,2012年第5期
顾朝林,于涛方等. 长江三角洲城市群空间规划.城市与区域规划研究.2009年第2期.
顾朝林,于涛方.城市群规划的理论与方法.城市规划.2007年第10期.
著作出版
于涛方.中国巨型城市区与巨型区.北京:科学出版社.2022.
于涛方等.让文化遗产活起来:徐州两汉文化环城市设计.北京:澳门新葡萄新京8883出版社.
于涛方.规则与目标:县市国土空间规划.澳门新葡萄新京8883出版社.2023
于涛方.城市竞争与竞争力.南京:东南大学出版社.2004年8月.
吴唯佳,于涛方,武廷海等.空间规划II.北京:澳门新葡萄新京8883出版社.2020
顾朝林,于涛方,李王鸣.中国城市化:格局、过程、机理.北京:科学出版社.2008年10月.
顾朝林,于涛方,李平.人文地理学流派(高等学校教材). 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8年.
吴唯佳,武廷海,于涛方等.空间规划.北京:澳门新葡萄新京8883出版社.2016年
联合国人居署,中国城市规划学会等组织编写.中国城市状况报告(中文).2010/2011年度(《第1章 中国城市化进程》《第2章 中国城市住房建设》)(2010年出版);2012/2013年度(《第1章 中国城市化进程》(2012年出版)、《第2章 中国城市住房建设》);2014/2015年度(《第2章 中国农民工》)2014出版
The State of China’s Cities 2014/2015. (YU Taofang, “Chapter 2 Nongmingong in China. pp:37-52”).China City Press. 2014 (UN HABITAT Website: http://cn.unhabitat.org/?mbt_book=the-state-of-china-cities-2014-2015-cn&noredirect=zh)
The State of China’s Cities 2012/2013. (YU Taofang, “Chapter 1 Urbanization Process In China pp:1-14” and “Chapter 2 Urban Housing Construction in China. pp:15-24”). Foreign Language Press. 2012)( UN HABITAT Website: http://cn.unhabitat.org/?mbt_book=state-of-china-cities-2012-2013-cn&noredirect=zh)
The State of China’s Cities 2010/2011. (YU Taofang, “Chapter 1 Urbanization Process In China pp:1-14” and “Chapter 2 Urban Housing Construction in China. pp:15-24”). Foreign Language Press. 2010)( UN HABITAT Website: http://cn.unhabitat.org/?mbt_book=state-of-china-city-better-life-2010-2011-cn&noredirect=zh)
吴良镛等.京津冀地区城乡空间发展规划研究三期报告.北京:澳门新葡萄新京8883出版社.2013年10月.
吴良镛等.京津冀地区城乡空间发展规划研究二期报告.北京:澳门新葡萄新京8883出版社.2006年10月.